維護的策略主要有三個面向:
計劃性 / 非計劃性
糾正性 / 非糾正性
立即維護 / 延遲維護
這幾個面向是可以被排列組合的,例如「計劃性+非糾正性+延遲維護」或「非計劃性+糾正性+立即維護」。唯有「非計劃性」的「非糾正性」這兩者的組合是不存在的,因為既然是不在計劃之中,那一定就是糾正性維護了。
計劃性 / 非計劃性
先來說明「計劃性」與「非計劃性」:
這是最主要的分類,因為「非計劃性」代表著「意外」、「不在預期中」、「無法管理的」,這當然是不受歡迎的事。所以從系統中紀錄到事件的「計劃性」與「非計劃性」比例,是分析改善的指標。
糾正性 / 非糾正性
再者是「糾正性」與「非糾正性」。
「糾正性」簡單的定義是:一種讓設備運行到故障再行處理的行為。透過定檢或其它回報的方式,發現故障事件後進行維護修繕。
而其它不論是定期維護、基於風險維護、基於狀態維護、預防性維護、預測性維護都是「非糾正性」的維護策略。
立即維護 / 延遲維護
最後是「立即」與「延遲」維護。
從名字上聽起來好像延遲(Deferred)就是不好的行為。但是其實不一定,這要看延遲的原因,因為延遲可能是失誤、人力、資源、預算不足所造就,但也可能是為了成本因素而刻意為之。
所以延遲維護(Deferred Maintenance)可被當成一個獨立議題討論,也需要被紀錄分析。
綜合上述,一共會有六種組合:
計劃性+ 糾正性+ 立即維護
計劃性+ 糾正性+ 延期維護
計劃性 + 非糾正性 +立即維護
計劃性+ 非糾正性 + 延期維護
非計劃性 + 糾正性+ 立即維護
非計劃性+ 糾正性+ 延期維護
接著我們從簡單的部分開始談起,最後再說明「計劃性維護」的完整策略。